
辅食
宝宝在胎儿期从母体获得的储存铁仅能维持6月龄内婴儿的需要。随着宝宝生长发育的加速,对铁元素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如果宝宝铁摄入不足容易造成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母乳中的铁元素虽然吸收率较高,但是母乳中含铁量较低,婴儿无法单从母乳中获取足量的铁元素,因此宝宝满6月龄后应及时为宝宝添加富含铁的辅食,才能满足宝宝对铁的需求。富含铁的食物有:强化铁米粉,肉泥、肝泥等动物性食物。
《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指出,2010年,6 ~12月龄的宝宝贫血患病率最高,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高达28.2%,主要原因在于辅食引入不 当。 满6个月以后的宝宝,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消耗殆尽,加上母乳中含铁量较低,如未能从食物中获取足 够的铁,则可能导致缺铁或缺铁性贫血。 所 以,及时引入富含铁的辅食非常重要,包括强化铁的谷类食物(术粉、 术糊等)、肉龙、鱼龙、肝泥等一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里 也强调了这一观点。
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发育,最大的影响即是缺铁性贫血 。
婴幼儿缺铁的表现
1、看面:常常精神不振,面色、指甲苍白、口唇及舌淡红色或苍白。
2、看行:常容易累,活动较少,疲乏困倦,腿脚软弱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听故事等经常溜号。
3、看吃:食欲下降,不爱吃饭,吃饭时容易口渴,要求喝水。
4、看病: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所以更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细心的妈妈会发现,每次流感一来,自己的宝宝准逃不掉。
5、看情绪:情绪易波动,烦躁不安,易怒或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