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是两岁零八个月左右去的幼儿园,具备了能上幼儿园的能力,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但是越往后越难送,送的时候一直哭着说不去幼儿园,但是去了幼儿园好像就没什么事了,放学之后问她明天还来吗,她会说还来,但是到第二天早上就是另一个说法了,目前已经一个多月了,依然是不愿意去上学。
刚开始的几天,我也上网看了很多人的一些说法,刚开始我觉得好像是说的挺有道理的,比如过两天就可以了,送的时候不要犹犹豫豫,要果断一些等等的说法,后来我仔细思考了很多事情,我觉得很多事情并不是会像我们思考的那样,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想法。我会提一些问题,同时尝试着回答。
我们的一些想法或者说法或者是做法能否验证我们是对的?我的结论是不能。如果最终的答案是可能对也有可能不对,那么这个答案就是没法来验证的。
孩子一直哭不愿去上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成年人给孩子分析的原因有很多种,而且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太一样,这就导致不愿意去的因素更多了,但这只是我们的分析的原因,是不是真的是这些原因我们不得而知,现在不知道,以后也不会知道,孩子不会长大了之后然后再回忆起当年我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
我们的一些做法是否在心理上已经影响或者伤害了孩子?是否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我们不顾及孩子的哭闹执意将其送到幼儿园,然后转身离去,在孩子看到爸爸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们的心理活动会是怎么样的?我是没法分析的,哪怕可以分析也是没法佐证的,强送这件事说的严肃一点就是我们在逼迫这么小的孩子在干他们并不愿意干的事,这么点的孩子就在承受这个其实是有点残酷的,我们成年人应该能深感体会。
一周或者多长时间之后如果不哭闹了这种是孩子自己想去了还是妥协或者放弃反抗我们应该是能分辨出来的,想去的话那就很简单非常高兴的就去上学去了,另一种就是不情不愿的也不说想去也不说不想去,这种就是放弃抵抗了,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就是我们虽然成功的送到学校了,其实输的是我们自己,我每次去送的时候,先转一圈,然后拐到上学的时候,孩子就说爸爸我不去上学,看着我没有换方向,就接着指另一个方向,我们去哪哪玩玩,我就换了一个去幼儿园的方向,最终还是到了学校的门口,孩子有时候也就安静了,因为她放弃抵抗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是一种煎熬,我对于她的心理摸得很透,虽然是送去了,但是我是很难过的
最好是什么事情跟孩子商量,不要欺骗,否者孩子与父母之前的信任机制会出问题的,不要以为孩子小就没事,说到的话一定要做到,孩子才会一直相信父母,我们不能以欺骗的方式让其上学,比如出去玩玩,然后送幼儿园去了,这种方法,只管一次两次用,之后不仅不管用了,信任机制也崩塌了
还要看看送孩子的原因及目的是什么,如果没有人照看,那没什么问题,没有办法的事,如果是想让他去幼儿园玩耍交朋友学东西,那么这个就有点事与愿违了。
事后我觉得正确的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方法是循序渐进的,比如第一天去的时候就让她在里面待一个小时,第二天两个小时,这样以此类推,孩子也有可能适应的比较快一点,如果之前孩子一直 没有离开过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身边,突然将其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肯定是有恐惧还有没有安全感的,这个方法我没有试过,不知道会是什么效果。
最后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具体决定干或者不干某些事,这只是我的思考,不代表我的就对,你们也要有自己的思考。
最后孩子没有反抗了,会让我觉得我虽然成功地将她送到学校去了,同样我也觉得非常失败。除非她最后是高高兴兴的去上学了。